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在宣城市重要输电通道成功部署单光子量子激光雷达,为输电通道山火及雷暴灾害预警提供全新的监测技术手段,提升电网防灾减灾能力。
重要输电通道支撑清洁能源电力跨省消纳和电网跨区域资源调配,由于输电距离较长,沿途地形、气候复杂多样,其安全运行常常受到山火、雷暴、地质灾害等威胁。
安徽地处华东腹地,省内共有9处重要输电通道,全长745千米,规模居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前列。针对重要输电通道山火监测及雷暴预警需求,国网安徽电力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发了电网灾害预警单光子量子激光雷达,并在宣城重要输电通道先应用。
相比传统监测手段,单光子量子激光雷达具有探测距离远、空间分辨率高、全天候工作等优势,能够对大气烟雾和气溶胶等颗粒物开展高精度实时监测。在山火监测方面,量子激光雷达能够精准识别15千米范围内的突发火灾烟雾,实现山火溯源定位和告警,解决现有视觉类监测手段无法透雾观测、远距离分辨能力差、夜间观测距离下降等问题。同时,量子激光雷达能够探测云层高度、厚度等信息,为雷云识别及移动预测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撑,解决现有基于气象卫星的数值天气预报时效性不足、小尺度范围观测精度低等问题。
宣城有3处重要输电通道,长211千米,其中137千米通道经过植被茂密林区。此次在宣城部署的单光子量子激光雷达能够覆盖周边多条超高压和特高压输电线路,借助该激光雷达高灵敏探测手段,能够为重要输电通道提供高精度的灾害预警的服务,实现火灾烟雾的精准识别和突发火灾预警,并为雷电临近预警提供高精度雷云信息。
据介绍,国网安徽电力将继续加强量子技术应用,扩大单光子量子激光雷达的应用范围,后续将在池州、安庆等地的重要输电通道上安装部署,更好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一、产品简介(LYWHX-9000B电力市场需求“卫星定位无线核相仪"使用指南)
用于远距离(相距300米~800千米)核对高压相位是否同相,相序颜色是否标注正确。也可用于近距离并网或环网核相。仪器适合1V~22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和二次侧带电作业,具有高压验电功能。
仪器采用无线传输技术,操作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克服了有线核相器的诸多缺点。仪器采用GPS授时技术,两台(或多台)仪器可以相隔几百公里核相。
二、工作原理(LYWHX-9000B电力市场需求“卫星定位无线核相仪"使用指南)
发射器可以判断线路是否带电,测量线路相位和频率,并将测量数据发送给主机,主机由GPS授时后同时测量,计算两台主机相位差值即为两线路相位差值,判断两线路同异相。
仪器测量原理的核心是两主机同步测量的时间差异,采用GPS授时将两主机的时间同步,其同步差异小于10纳秒。由此引入的相位误差小于0.1度。
三、安全事项(LYWHX-9000B电力市场需求“卫星定位无线核相仪"使用指南)
1、现场测试时,应按电力门高压测试安全距离标准进行操作。
2、标准配置绝缘杆3米,对应电压等级为 ≤ 220kV。如测量线路电压高于220KV时,请使用长度大于3米的绝缘杆。
四、技术参数(LYWHX-9000B电力市场需求“卫星定位无线核相仪"使用指南)
1、相位差准确度:偏差≤5°。
2、频率准确度:±0.1HZ。
3、电压测量范围为1V~220KV。
4、发射器和接收主机的极大传输视距约100米。
5、结果判断(同相、异相)相位差≥30°为异相,相位差<30°为同相。
6、两GPS主机测量距离300米~800千米。
7、根据GPS信号强弱自动切换GPS模式和授时模式。
8、真人语音提示测量结果和操作步骤。
9、302*240彩屏同时显示线路相位差、频率、失量图、电池电量、测量时间、经纬度、卫星数量、GPS信号强度等信息。
10、无操作1小时自动关机。
11、发射器和接收器均内置可充电锂电池,且电池可拆卸更换。
12、主机电池容量为2500mAH,发射器电池容量为350mAH。
13、高压测量时泄漏电流<10uA。
14、发射器工作功耗<0.1W,接收主机工作功耗<0.3W。
15、工作环境:-35℃--- +45℃ 湿度≤95%RH。
16、储存环境:-40℃--- +55℃ 湿度≤95%RH。
17、整机重量:约11KG。
18、仪器包装尺寸:长89cm*宽26cmm*高11cm*2个。
五、简介(LYWHX-9000B电力市场需求“卫星定位无线核相仪"使用指南)
1、仪器外观简介
2、仪器操作简介
指示灯: 异相红灯亮:两线路异相。 同相绿灯亮:两线路同相。 充电红灯亮:正在充电。 充电绿灯亮:电已充满。 按键: 1)长按开机或关机。 2)短按近程测量模式和远程测量模式切换。 补充: 1)右上角有电量指示; 2)*下端有充电接口插孔。 | |
指示灯: 测量时:红灯和绿灯交替闪烁。 充电时:红灯亮正在充电,绿灯亮已充满。 蜂鸣器: 接触到高压带电线路则蜂鸣器响2秒,表示线路带电。 安装螺孔: 与伸缩绝缘杆相连。 充电孔: 充电时:连接充电器。 自检时:连接测试线接地端。 检测时:连接接地线。 | |
指示灯: 开机时:工作指示灯为红色常亮。 测量时:工作指示灯为绿色常亮。 充电时:充电指示灯充电为红色充满为绿色。 蜂鸣器: 接触到高压带电线路则每隔4秒蜂鸣一次,表示线路带电。 弹力带: 将采集器贴于母排,用弹力带捆绑安装。 充电孔: 充电时连接充电器。 |
3、仪器自检方法
发射器连接测试线(操作图如下)。发射器启动,蜂鸣2秒,红绿两指示灯交替闪烁。接收主机开机,在测量界面显示对应发射器信息。则发射器与主机工作均正常。异常现象及其处理,请详见仪器检查与故障判断。
提示:
如果测量度数为180°,将一个测试线插头左右对调即为0°。因为火线与零线对调后,两线相位差为180°。
自检时两发射器与接收主机的距离大于0.5米为宜。当距离小于0.2米时,可能只连接了1个发射器而主机显示2个发射器信息。此现象为正常现象,不影响仪器使用。当2个发射器都接电时,仪器显示不受短距离影响。
自检测试线插头内有限流电阻,人接触鳄鱼夹不会引起触电,以保证人身安全。
近日,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完成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的自主可控适配改造及迁移工作,成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第1家完成改造的单位。此项工作由国网湖北电力信息通信公司具体实施,实现了电网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硬件的全国产化替代。
据介绍,改造完成后,电网地理信息系统采用国产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及数据库,系统响应速度较原来提升40%,数据泄露风险大幅降低,提升了电网核心业务数据安全水平,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自主可控的数据安全保障。
作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网地理信息系统自主可控改造试点单位,国网湖北电力统筹资源、技术、安全三大核心环节,全面推动软件、硬件国产化改造。在自主可控选型方面,该公司牵头完成服务器、存储设备、数据库等软件、硬件资源的申请与合规性评审;在系统部署方面,联合系统研发厂商和云平台服务商攻克组件适配、数据迁移及业务割接等关键技术难题,完成5项技术方案评审与优化,突破2项自主可控适配技术瓶颈;在系统测试方面,开展性能测试与渗透测试,累计执行压力测试场景100余项,完成漏洞扫描20余次,确保系统功能、性能及网络安全指标全面达标;在业务割接方面,应用自研的数据一致性同步工具缩短检修时长,并采用域名割接方式实现对侧集成系统无感切换。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